安徽汽車在過去五年的躍升,一定可以寫入中國工業史。
今年上半年,安徽一躍成為全國汽車產量第一省、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省、汽車出口第一省,三項數據分別達到149.95萬輛、73.09萬輛、46.1萬輛(含出口底盤);
產量的奪魁,是可以預見的。安徽汽車產量在去年底就首次突破300萬輛,達357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達168.4萬輛,兩項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
回溯至“十三五”收官之際,安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的產量分別為116.1萬輛和10.5萬輛,全國排名則分別為第8位和第4位。
而2020年前后,正是一個關鍵節點。這一年,大眾安徽成立,蔚來中國落地,一年以后,比亞迪又入皖。安徽汽車產量扶搖直上,成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大贏家。
安徽汽車產業的發展,是中國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再平衡以及中國品牌全面崛起的最佳樣本,當然也表明,安徽在汽車產業鏈布局和技術整合能力上,已經到達了一個新高度。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青海、寧夏、西藏無數據) 來源:城市研究室
但登上新的高峰后,前路又將如何走?
實際上,市場競爭持續加劇,并購和重組正加速推進,行業洗牌才剛剛開始;
而技術路線也未見終局。特斯拉和蔚來仍在拱衛純電,一時勢微的純電之路似乎只能漸進而不能速勝;另一方面,換電的網絡效應正在發酵,補能網絡的公共化正在逐步改變車主認知和使用習慣。
更為矚目的是:智駕的時代真的來了。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今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說,“如果說上半場的電動化是改善性的,下半場的智能化則是顛覆性的?!?/p>
今年3月,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出版新書《志在超車: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方案》,這是苗圩自兩年前出版《換道賽車:新能源汽車的中國道路》后的姊妹書。兩書之間,正是中國汽車上下半場的分野。苗圩說:「智能網聯汽車不僅是技術的競爭,更是生態的較量。比起上半場,下半場我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具有更成熟的政策環境、更先進的市場發展水平、更強大的技術迭代能力、更創新的商業模式和更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起點更高。這就要求我國汽車產業以更前瞻洞察、更高效的創新,搶占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大算力芯片等新型技術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領先優勢,實現真正的換道超車?!?/p>
《志在超車: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方案》
如果說上半場破局靠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下半場可能要比拼高階智駕普及率。
產量新高的安徽汽車跑向下半場,還能指望用過去的地圖來指引嗎?
另一個問題則是,所有人都在說汽車有美好的未來,而它確實面臨實實在在的挑戰。而皖車將往何處去?我們又要靠什么打贏下半場?
安徽省相關領導近日在合肥市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時強調:尊重市場規律、產業規律,堅持技術長期主義,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強度,堅守創新為強、以強促大,持續保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產業競爭優勢。
毫無疑問,下半場的安徽汽車產業一定要代表新質生產力,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中心,產業規模的量級躍升固然重要,但產業提質增效則更為關鍵。
與此同時,下半場的安徽汽車也要耐住心性,在時代浪潮中筑牢根基,積淀底蘊,以高質量、高品質、高品味展示出“靠得住”的安徽汽車風范。
最終,是要打造出安徽汽車產業具有鮮明辨識度和全球影響力的IP。
這令人想起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的比喻:“造車是一場馬拉松,加速跑時必須掌握好節奏、調整好氣息,這樣才能跑得更久?!?/p>
皖車中高端產品正不斷涌現,尊界S800填補國內超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空白;蔚來ET9成全球首款智能電動行政旗艦轎車;但另一方面,隨著新車研發周期縮短,新技術層出不窮,在保證新車迅速上市同時維持高可靠性和耐久性,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挑戰。
尹同躍深諳“平衡之術”。奇瑞布局技術很早,上車卻異常謹慎。尹同躍的名言,要“再學豐田一百年”。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也在今年屢提“長壽命電池”,“電池壽命是8年,8年后怎么辦”,他進而提出“15年不限里程,85%的健康度可用性”電池新指標。
可以預見的是,在產量新高之后,安徽對汽車產業的重新審視和再平衡將不僅體現在汽車產品上,還將輻射政策規制、區域協同、產業結構優化和市場調節。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席理事長、安徽汽車戰咨委委員董揚認為,安徽汽車產量新高之后,站在一個新的起點,要從傳統招商引資邏輯中跳脫出來,引入新的邏輯和思維方式:
一是服務至上邏輯?!鞍不找行坌某蔀殚L三角政府服務的標桿?!?/p>
二是汽車社會邏輯?!鞍不找闷嚠a業帶動和促進相關社會消費升級?!?/p>
三是創新生態邏輯?!鞍不找龑к嚻蟀l揮比較優勢、形成合力,要用創新賦能企業?!?/p>
董揚告訴元新聞:更宏觀地看,安徽汽車要塑造“靠得住的先進”的品牌形象,內核就是堅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堅守質量安全底線,持續保持汽車大省、汽車強省的地位。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先靠的是換道超車,但換道之后如何持續領跑才是真正的大考?;仡櫚不掌嚬I波瀾壯闊的奮斗史,是真正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但前路仍是一場“泥濘的馬拉松”,皖車仍要砥礪前行,在紅海中游泳,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游向海闊天空。
“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進入2025年后,以高階輔助駕駛大面積普及為標志,汽車的智能化變革進入嶄新的歷史階段。
《皖車 · 下半場》是由安徽省汽車辦、安徽省汽車戰咨委指導,安徽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和安徽日報集團元新聞聯合策劃的系列報道。我們將共邀行業領軍者、科研先鋒、企業家,講述安徽汽車在智能化變革浪潮中的新故事。
(元新聞記者 梁巍 《皖車 · 下半場》系列報道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