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總愛聽大人們念叨哪家孩子爭氣考上哪所大學?升學宴收了多少禮金,擺了多少桌宴席,那些數字像沉甸甸的石頭,壓得空氣都發悶??墒沁@風光背后,是多少家人勒緊褲腰的日子?!比涨?,肥東縣撮鎮鎮一場代替傳統“升學宴”的集體升學禮,讓160名準大學生家庭從這繁重的人情負擔中解脫出來,共沐時代文明新風。
集體升學禮,是撮鎮鎮為抵制傳統“升學宴”“謝師宴”,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量身打造的移風易俗品牌活動?;顒映珜в谩白咝膬x式”代替“酒席喧囂”,以“共同見證”代替“迎來送往”,旨在為家長減負,助力學生成長。
“今年我們的舞臺展演活動創新形式,借助撮街大舞臺,共辦一桌鎮級移風易俗席?!贝殒傛傉f聯絡組組長吳慶海表示,“自古以來我們這里就崇文重教,群眾都很重視教育,孩子金榜題名后,家家都要辦‘謝師宴’‘升學宴’?!?/p>
從8月8日上午長樂社區的公益主題集體升學禮到當日下午大郭社區簡約儀式集體升學禮,再到8月15日上午新安社區的勤儉主題集體升學禮。眼下,不同主題的集體升學禮正在撮鎮鎮15個社區如火如荼地開展,讓文明新風吹遍大街小巷。
拒辦升學宴準大學生家庭獲頒移風易俗示范戶標牌
據悉,集體升學禮自2019年從長樂社區吹響號角以來,迅速響遍該鎮15個社區,覆蓋肥東縣20個鄉鎮(園區),成為引領該縣文明新風尚的一面旗幟。截至目前,撮鎮鎮已連續舉辦活動6屆,肥東縣連續舉辦3屆,累計舉辦活動場次500余場。
一項活動一個鄉鎮為何能持續開展六年,且不斷發展,秘訣何在?離不開本土文化滋養、黨委政府重視、地方企業支持、準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群眾歡迎。
“前些年,承載著喜悅、感恩之情的‘謝師宴’‘升學宴’,漸漸變了‘味道’,攀比之風盛行,群眾苦不堪言?!眳菓c海坦言,針對這種現象,撮鎮鎮自2018年開始謀劃集體升學禮,2019年長樂社區試點舉辦,8名準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節目慶賀自己升學之喜,集體向父母老師獻花表達感恩之情,宣誓加入青年志愿服務隊,承諾不辦謝師宴、升學宴,活動獲得老師、家長、群眾滿堂彩。
“面子”好看,“里子”更耐看。撮鎮鎮是肥東縣的工業重鎮,也是全國千強鎮,企業聚集?;顒又?,撮鎮鎮還發揮鄉鎮企業資源優勢,組織準大學生入企參觀,了解家鄉產業發展現狀,發動愛心企業為準大學生捐贈助學金和行李箱,既豐富準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體驗,增強對家鄉的歸屬感,又解決了活動經費問題。
六年來,這一活動惠及該鎮家庭近1000戶,為群眾節約宴席等資金超2000萬元,真金白銀的節省贏得家長們由衷地點贊。從撮鎮鎮試點探索到肥東全縣推廣,從單一儀式到豐富多元的“3.0版”系列活動,集體升學禮無疑已成為培育文明鄉風、護航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和亮麗名片。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武鵬 通訊員 彭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