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榜樣】許玉亭:紅色基因傳承路上的“不老兵”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5-08-11 10:58:11

    在亳州這片充滿歷史底蘊與紅色記憶的土地上,有這樣一位老人,他以一顆赤誠之心,在退役后的漫長歲月里,用行動詮釋著對黨的忠誠、對紅色精神的堅守。他就是許玉亭,一位從戰火硝煙中走來,又在和平年代里續寫紅色傳奇的老兵。

    老兵情懷:關愛與責任同行

    1953年出生的許玉亭,自1969年入伍后,便將青春與熱血獻給了祖國的國防事業。退伍回鄉后,他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將關愛退役軍人的責任扛在了肩上。在長期從事基層民兵工作的過程中,他深知退役軍人的不易,將這份關愛融入到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

    擔任集體鄉鎮企業廠長時,許玉亭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退役軍人作為重點招工對象。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大量退役軍人的就業問題,更以準軍事化的管理推動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在他的企業中,60%的職工和80%的管理人員都是退役老兵,他們在這里找到了歸屬感,也延續了軍人的優良作風。

    許玉亭的關愛不僅僅停留在工作上,更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他視兵如親,許多退役老兵都得到過他的無私幫助。無論是經濟上的援助,還是精神上的慰藉,許玉亭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他的這份深情厚誼,讓退役老兵們感受到了部隊的溫暖和戰友的親情。

    紅色宣講:讓英烈故事永流傳

    皖北烈士陵園是許玉亭宣講紅色故事的舞臺。這里長眠著1447位革命英烈,其中無名烈士852位,英名墻上在列的烈士達4383位。作為義務紅色宣講員,許玉亭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他常說:“我要讓烈士們的故事讓更多的人知道,尤其是孩子們?!?/p>

    為了宣講方便,許玉亭甚至搬至陵園附近的農村老家居住。盡管身體患有腎癌,做過左腎臟全切除手術,且右腿在部隊時受過傷,行走不便,但他依然每天堅守在陵園。遇到陰雨天,老伴就用電三輪車拉他過去。他的這份執著與堅持,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2021年8月,許玉亭因長時間在烈日下工作,突發性大腦缺血,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然而,即使住院十天,他依然一邊吊水輸液,一邊三次趕回陵園堅持宣講。他的這份敬業與奉獻,讓烈士們的故事得以更廣泛地傳播,也讓紅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高舉旗幟:傳承與創新并舉

    2019年7月,在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支持下,許玉亭發起創建了“亳州市老兵英模宣講團”。他們充分發揚軍人的奮斗精神,創新形式,大力開展舉旗幟、送理論“十進”活動。從學校到社區、從機關到軍營、從光榮院到企業、從鄉村到田間地頭,許玉亭和他的團隊將黨的紅色經典理論和紅色故事送到了每一個角落。

    他們的宣講活動直接受眾在50萬人次以上,連續四年通過現場直播和“空中課堂”,宣講覆蓋學校1300多所,受眾青少年學生400多萬人次。2024年3月,許玉亭更是被退役軍人事務部聘為“全國老兵宣講團成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巡回宣講。

    為了確保授課質量,許玉亭堅持認真備課。僅從2021年建黨百年慶?;顒右詠?,他自行編寫的提綱就達60多套,100多萬字,收集整理各類宣講素材300多萬字。他還組織了紅色宣講藝術團,下基層巡回演出,深受群眾歡迎。他的事跡被國家主流媒體宣傳報道,連續三年走上了《人民日報》。

    除了宣講工作,許玉亭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紅色精神。2020年農歷大年初一晚上,看到黨中央作出抗擊疫情重大決策的新聞報道后,他徹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便向亳州市委組織部繳納了以自己黨齡計數的4500元特殊黨費,被譽為“抗疫斗爭特殊黨費第一人”。同時,他還積極參與到抗疫志愿活動中去,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紅色宣講員的擔當與責任。

    許玉亭,這位紅色基因傳承路上的“不老兵”,用他的行動書寫著一段段傳奇。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將繼續高舉紅色的旗幟,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許家權)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