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堅持“姓軍為兵”初心,在軍供保障中把“小推車”支前的光榮傳統,作為傳家之寶;她,帶領全站人員結合保障實際,努力打響優質服務的軍供品牌。她就是淮北市軍供站黨支部書記、副站長張曉梅。
23年來,張曉梅扎根淮海戰役主戰場這片紅色熱土,先后獲得中國好人、安徽最美擁軍人物等稱號。
出生在軍人家庭,有著“不愛紅裝愛武裝”軍人情懷的她,愛軍情懷濃厚,從小立志也要成為一名軍人,然而,因種種原因錯失了當兵的機會。她暗自下定決心,這輩子一定要為軍人做點事,以彌補不能成為軍人的遺憾。
2002年大學畢業后,她毅然來到市軍供站工作。自幼在軍營里養成的良好作風,讓她在工作中始終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天堅持練習站姿和禮儀,自覺端正服務態度,始終保持熱情地接待進站的每一名軍人,用真誠的微笑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憑借過人的付出,她很快脫穎而出,成為各項工作的“行家里手”。
在張曉梅的日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假如能一直工作,我愿做一顆鉚在軍供崗位上的螺絲釘,堅守為兵服務的初心不渝?!?/p>
2014年,張曉梅開始主持軍供站全面工作。面對當時人員結構老化、設施設備陳舊破爛、資金缺口嚴重的局面,她沒有泄氣,積極帶領軍供站全體職工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自收自支條件下的各項軍供保障任務。
“讓官兵吃飽、吃好、吃出戰斗力?!倍嗄陙?,張曉梅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融入在軍供工作的每一處細節中。多年的恪盡職守,讓她從軍供站的一名“小兵”,成長為一名“指揮員”。
她始終堅守軍供人的初心使命,多方爭取資金支持,推動市軍供站基礎設施設備更新換代,為廣大入駐官兵提供多元化、個性化服務。以身作則落實24小時值班、全要素演練、動態管理物資儲備庫等制度,確保一聲令下快速出動、保障精準,實現全站全時段備戰“跨省支前”保障;精心打造“軍人驛站”,為現役軍人、重點優撫對象等提供住宿、理發、洗浴、中醫理療等免費服務。帶領全站人員全力以赴做好每一次過境部隊伙食保障、物資補給等工作,無漏供、無錯供、無拒供,“零差錯”服務保障近20萬人次人民子弟兵,受到過往部隊和官兵的高度贊譽。
作為黨支部書記的她,為了更好地發揚紅色革命優良傳統,創新打造了“小推車支前”黨建品牌,扛起“小推車支前保障突擊隊”紅色大旗,常年活躍在抗洪搶險、走訪慰問、民兵訓練、新兵運輸和役前訓練一線。在各項保障活動中,都能看到淮北軍供“小推車支前保障突擊隊”的紅色大旗在高高飄揚。在每一次的保障任務中,她始終率先垂范,沖鋒在前,帶領全站人員結合保障實際,努力打響優質服務的軍供品牌。
“我想把“小推車”支前的光榮傳統作為軍供站的傳家之寶和精神之魂,一代做給一代看,一代傳給一代人?!睆垥悦穲远ǖ卣f道。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曉然 實習生 莫雪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