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與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聯合舉辦的《趙爾宓中國蛇類》出版項目啟動儀式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安徽館舉行。
攜手聚力再鑄學術豐碑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于2006年推出了《中國蛇類》(上下冊),這是趙爾宓院士畢生心血的結晶,更是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領域的里程碑式著作。這部經典專著自問世至今,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權威參考,更在生態保護、科普教育等領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曾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等殊榮,具有跨越時代的學術價值和出版意義。
隨著分類學研究的深入和新物種的不斷發現,目前國家官方發布的蛇類已有355種,原書內容已無法全面反映中國蛇類的多樣性,及時跟進和更新中國蛇類相關系統分類學研究進展,為中國以及世界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做出貢獻,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在此背景下,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與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再度攜手、共譜華章。
科學精神與出版使命的雙重傳承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王筱文在致辭中強調,我們啟動《趙爾宓中國蛇類》編寫工作,既是對趙院士科學精神的傳承,更是對新時代科研使命的回應。這部巨著的誕生,將是對趙院士學術最深情的致敬,也是對后來研究者最有力的鼓舞。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譚周亮致辭,進一步肯定了《趙爾宓中國蛇類》項目啟動的必要性,指出成都生物所作為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的“國家隊”,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擔負傳承啟新的使命。
跨越時空的對話感人至深
作為趙爾宓院士的學術傳承者之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任金龍系統介紹了項目籌備背景及內容規劃,該書將系統整合院士團隊數十年研究成果,涵蓋中國蛇類分類、生態分布、保護策略等多維度內容,力求打造“蛇類百科全書”。趙爾宓院士女兒趙蕙深情回顧父親畢生致力于蛇類研究的歷程,并對項目寄予厚望(發言稿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實驗師蔣珂代念)?!吨袊哳悺返呢熑尉庉?、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社長陳軍分享了二十年前與趙爾宓院士的出版往事。
簽約儀式奠定合作基石
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與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簽署出版協議。之后,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李家堂通過視頻連線,以趙院士學生的身份重申項目的意義,肯定項目對學科發展的推動作用,表示將率領“趙爾宓蛇類多樣性保護科技攻關突擊隊”承擔光榮的編著任務,深信這部有歷史有價值的著作必將啟迪更多后來者。
《趙爾宓中國蛇類》擬于2026年出版。2026年正值《中國蛇類》出版20周年,也是趙院士逝世10周年。傳承經典,再譜華章。通過補充新物種、更新分類系統、融入融媒體技術,這部著作將實現從經典到巔峰的跨越,成為兼具學術價值與科普功能的國家級出版工程。
(錢湘林 劉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