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抱冬瓜睡覺”相關話題在多個社交平臺走紅。有中醫表示: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是“天然水枕”,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收體表熱量,抱冬瓜可以起到解暑降溫的作用。即將進入溫度飆升的“三伏天”,這一方法是否人人適用?使用時又該注意什么?記者咨詢了相關科室醫生。
“冬瓜伙伴”火了!
但并不是人人都適合
“不是空調開不起,而是冬瓜更有性價比?!苯?,網友們掀起了一波學古人解暑的風潮——抱著冬瓜睡覺。記者搜索多個社交平臺時發現,僅“抱冬瓜睡覺”這一話題在抖音上就有超過6000萬次的播放,“抱冬瓜睡覺為啥能解暑”話題在微博上的閱讀量也近140萬。
除了高關注度和高討論度,不少網友還紛紛下單給自己和家人準備了“冬瓜伙伴”。記者搜索電商平臺時注意到,一些店鋪以“超大青皮冬瓜”、“孩子抱著睡覺清涼消暑”為賣點銷售“冬瓜空調”,價格根據大小、重量不同有所區別,其中銷量較好的一家店鋪售價在68-85元之間,已售出1000+的訂單。評論區有買家寫到:“天氣熱寶寶房間空調不敢開太低,抱著大冬瓜睡覺感覺非常棒?!薄巴砩纤X涼快多了?!?/p>
為什么抱冬瓜能降溫?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省針灸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劉禮梅告訴記者,冬瓜是純天然的植物,而且它本身是涼性的,可以起到吸熱的作用。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一方式并不是適合所有人,“如果是脾胃虛寒的體質,我們不建議抱著冬瓜睡的,因為這相當于抱著涼枕。另外,在抱冬瓜睡覺之前,要先把它表皮上的毛清洗干凈,否則可能引起過敏?!?/p>
最熱的時候要來了
這些防暑錦囊請收好
7月20日即將入伏,初伏的到來也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了。除了“抱瓜”外,還有哪些防暑妙招?日前,安徽省疾控中心發布夏季防中暑的“錦囊妙計”。
建議大家合理安排出行時間,減少非必要外出。夏季高溫時段一般為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一時段盡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減少劇烈運動并注意休息,可選擇陰涼處活動。與此同時,在戶外出行時,要做好防曬降溫措施。選擇穿著寬松、透氣、淺色的衣物,減少熱量吸收。使用遮陽傘、遮陽帽、防曬衣或涂抹防曬霜,減少直射陽光。
此外,省疾控中心提醒,應少量多次主動飲水,必要時補充電解質水。準備防暑降溫飲品,優先選擇常溫白開水,也可以選擇淡鹽水或含電解質的飲品。避免飲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飲品;保持室內環境舒適,使用空調、電扇等設備調節室內溫度,但要注意溫度不宜過低,一般建議空調溫度設置在26℃左右為宜,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可適當開窗通風換氣。
需要補充的是,關注身體健康、保證充足睡眠是重中之重。飲食盡量清淡,高溫環境下人們更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多吃水果蔬菜。若出現中暑先兆癥狀,應及時尋求幫助,嚴重時立即就醫。
醫點通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在線-合新聞 記者 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