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陽市潁州區潁西街道振興社區,有這樣一位女性,她用責任和擔當,投入社區“大家”的服務與治理,讓居民的生活充滿“家”的幸福與溫暖。她就是全國三八紅旗手、振興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婦聯主席潘成敏。
(左二為潘成敏)
“一張網”兜住千家事
2012年,作為土生土長的居民,潘成敏參與到社區工作中?!吧鐓^工作十分瑣碎而繁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我想既然來了就要好好干?!币婚_始,潘成敏在社區從事婦聯和文書工作,接觸到很多需要幫助的群體,也讓她在幫助大家的過程中收獲到了信任和支持,奠定了一定的群眾基礎。
振興社區位于城郊結合區域。隨著城市發展,這里有物管小區、老舊小區、“城中村”,還有繁華的商圈。其中流動人口大于戶籍人口,基層治理難度大,突出問題比較多。
“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轄區有四家醫院,有多所學校,有電力公司、律師事務所等為民服務的機構等。社區就是要把社會的這些資源利用好,做好社會服務和群眾的雙向奔赴?!痹诠ぷ鲗嵺`中,潘成敏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式。
潘成敏積極創新工作方法,推行“黨建+網格”模式,用“一張網”兜住千家事,整合多方資源,打造一站式社區服務平臺,同時“線上+線下”高效解決居民的各類訴求。
“我們共有各類網格員109名,樓棟群、小區群等大大小小100多微信群,通過網絡第一時間搜集、回應、解決群眾問題?!迸顺擅粽f,很多問題是網格員走訪過程中發現的。
振興社區儲莊居民區,有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生活上需要幫助,社區網格員走訪了解情況后,立即向兩委匯報,第一時間申請了“臨時救助”,并協助其申請了低保,解決了這個家庭的燃眉之急。
社區網格員主動把惠民政策帶給居民,溫暖了一戶,帶動了一片。
左一為潘成敏
打造“家”一樣的七彩社區
2015年,在潘成敏的帶動下,社區組建了“七色彩虹”巾幗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工作,目前共注冊2000人。
七種色彩分別對應七種類型志愿服務類型,紅色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橙色為巾幗志愿者、黃色為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志愿者服務隊、綠色為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青色為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藍色為醫療志愿者服務隊、紫色為特色專業志愿者服務隊。
“他們有著不同的愛好、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齡,精細化劃分,讓他們有歸屬感,有助于志愿服務工作長久開展,同時提供專業化的志愿服務?!迸顺擅粽f,在法律政策宣傳、矛盾排查化解、“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等志愿活動中,隨處可見志愿者的身影,實現了志愿服務與社區治理的有機融合。
該社區還成立了阜陽市首個以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為主的“家校社醫同心圓聯盟”,招募專業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師、社會工作者等,從源頭為青少年和家庭提供公益心理咨詢服務,共同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其中,持證心理咨詢師14名,每周六為家長、兒童提供免費心理咨詢服務;每周四上午為家教類咨詢。
振興社區積極發揮“婦聯執委工作室”示范效應,以滿足一老一小的需求為切入點,打造“周末公益課堂”“七色彩虹童年幸福驛站”等特色品牌,每年開展公益課堂等活動60余場次,帶動更多家庭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
“從我家到社區,不到10分鐘的路,一路上有很多居民跟我打招呼,像家人一樣的關心和愛護,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迸顺擅粽f,正是這份家的溫暖,給了她為“大家”服務的動力,“我們社區一直致力于打造‘情感社區’,先后打造了‘老兵之家’‘青年之家’‘網格員之家’‘婦兒之家’‘老年人之家’……讓‘家’的元素可以無限增長,讓所有群體在社區都有歸屬感?!?/p>
潘成敏通過“建網格、抓示范、育新風、樹品牌”工作機制,推動社區婦女兒童事業蓬勃發展,進而實現社區治理效能的顯著提升。
從自己的小家到全心投入社區這個“大家”,潘成敏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書寫著新時代女性的奮斗篇章。潘成敏先后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省三八紅旗手、省優秀共產黨員、阜陽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張劍 實習生 廣羅屹 通訊員 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