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將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舉辦。本屆大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以“匯聚網絡正能量 引領時代新風尚”為主題,將舉辦開幕式及主論壇、14場分論壇和“科技·點亮網絡文明時空”主題活動。
據介紹,目前,大會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從思想引領到青年關切,從科技賦能到徽風皖韻的融入,勾勒出一幅網絡文明建設的全景圖??梢哉f,這一盛會承載著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使命,尤其在網絡深度融入生活的當下,構建健康、文明、綠色的網絡生態,已成社會各界共同追求,且有著非凡的意義。
破“流量迷障”,立“價值航標”,是網絡生態治理的當務之急。技術洪流奔涌,算法推薦、深度偽造等“雙刃劍”效應日益凸顯。流量至上的迷思催生標題黨、低俗炒作乃至虛假信息,污染了信息源頭,擾亂了社會認知。本屆大會聚焦“科技·點亮網絡文明時空”主題活動,立意高遠。然而,“點亮”之效,不止于展示炫酷技術,更在于以剛性規則為技術注入“文明基因”。這就需要在算法設計之初嵌入倫理審查,對深度偽造等濫用施以嚴懲,推動平臺壓實主體責任,讓“流量”服務于優質內容的傳播與公共價值的實現,而非淪為無序逐利的工具。尤其是網絡空間治理,須在代碼深處鐫刻人文關懷,于算力巔峰樹立價值準繩,調好“價值航標”。
破“青年焦慮”,立“擔當精神”,是涵養網絡生力軍的核心課題。青年是網絡原住民,其價值觀塑造與網絡環境息息相關。大會關注青年網民并將發布“青年網絡文明倡議”,切中要害。但倡議的生命力在于從紙面走向指尖。而引導青年,當摒棄說教,要善用其語言和平臺——以互動短視頻、沉浸式虛擬社區、優質PGC/UGC內容為載體,春風化雨般傳遞理性思辨、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更為重要的是要賦能青年成為網絡文明的共建者,鼓勵他們在內容創作、社群管理中主動發聲,抵制戾氣、弘揚正氣。讓每一次點贊傳遞善意,每一條評論彰顯理性,使“青年好聲音”真正成為滌蕩網絡濁流的澎湃清流。正如專家建議的,在推進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方面,更應將青年作為重點對象,以提升其信息甄別、安全防護與文明參與能力。
破“文化浮沫”,立“精神根脈”,是滋養網絡文明底蘊的深層力量。網絡文明建設,不能止步于口號與活動,更需在日常網絡場景中厚植文化基因。安徽匠心獨具,將“六尺巷”的謙和禮讓、“文房四寶”的文脈賡續、“黃梅戲”的藝術魅力等徽風皖韻融入大會,這無疑是有益探索。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終是抵御網絡虛無主義、消解浮躁戾氣的“定海神針”。同時,鼓勵網絡文藝創作要深挖傳統美德精髓,推動經典IP的數字化、年輕化表達;倡導網民在互動交流中自覺踐行誠信、友善、和諧等價值理念。唯有將五千年文明積淀的豐厚養分,源源不斷地注入數字空間的土壤,網絡文明的枝葉方能根深葉茂,郁郁蔥蔥。
網絡生態文明并非自然天成,需精耕細作、久久為功。五年盛會,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當科技閃耀向善之光,青年挺膺擔當之責,文化深植精神之根,億萬網民同心同行,中國網絡文明之舟,必將穿越喧囂迷霧,駛向清朗開闊、充滿生機活力的數字文明新未來。(作者 劉純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