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活動將于5月20日在安徽省蕪湖市啟動。5月16日,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省文旅廳等多個部門獲悉,本次文旅惠民消費季將打造“文旅+體育”“文旅+商貿”“文旅+能源”等多種新場景,屆時游客們將有更多選擇。
建設高質量山地、水上、航空、冰雪等場地設施
據省體育局的相關負責人透露,我省將充分利用全省山水人文資源稟賦,舉辦國際汽聯拉力杯(中國站)暨大黃山國際生態汽車拉力賽、環黃山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國際頂級賽事,吸引國內外頂尖選手參賽,提升大黃山和安徽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圍繞合肥都市圈和“環巢湖”,舉辦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高水平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圍繞皖南、皖西山區,舉辦自行車、登山、路跑等全國性戶外體育賽事。
當前我省正以“奔跑江淮”為核心品牌,圍繞“大黃山馬拉松賽、城市馬拉松賽、和美鄉村健康跑”三大系列,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皖字號”品牌賽事,并提升“中國·皖美山水”騎行賽、“長三角綠水青山運動會”賽事品質。借助省內“三山三江二湖”資源優勢,我省將開展水上、冰雪、電子競技等賽事活動,著力打造體育旅游品牌。舉辦獨具體育特色、文化氛圍濃厚的體育賽事活動,如亳州國際健身氣功博覽會等,打造一批體育特征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的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常態化舉辦登山、越野、垂釣等賽事活動,推出一批房車露營、騎行徒步、冰雪運動等體育賽事旅游精品線路。
另外,我省還將推動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山地、陸地、水上、航空、冰雪等場地設施,完善運動配套服務設施。
同時開展“跟著賽事游安徽”體育惠民活動,并在體育賽事期間開展體育旅游線路推介、美食推介、農副產品展銷、非遺文化展示等配套活動,讓群眾跟著體育賽事游覽自然風光、品嘗當地美食,感受人文魅力。
計劃新培育認定30家省級商文旅融合發展集聚區
今年以來,省商務廳以“徽動消費”為總主題,采取“1+5+16+N”模式組織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重點打造5大主題消費季、16個市聯動開展、N場特色配套活動,推動商文旅體多業態融合創新發展,打造消費新場景。累計培育“全國示范步行街”1條、“全國夜間經濟示范街”3條,省級特色商業街79條。截至5月8日,全省已開展“徽動消費”系列促消費活動2200余場,發放消費券約3.5億元;今年以來累計使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府補貼40.3億元,帶動銷售額317.1億元。一季度,全省社消零增長5.8%、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9位、長三角第1位。
按照計劃,省商務廳將繼續以“徽動消費”為總主題,圍繞汽車、家電、餐飲、百貨等重點行業,激活國貨“潮品”、綠色消費、數字消費、服務消費等新型消費。突出以舊換新,配套消費券發放,充分發揮政策資金撬動作用,促進綠色智能消費,推動消費提速升級。加強商旅文體聯動,著力打造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支持各市重點打造1個以上多業態融合服務消費典型場景,計劃新培育認定省級商文旅融合發展集聚區30家左右。結合惠民消費季活動,省商務廳將組織開展家政服務、婚慶攝影進商圈等惠民活動,并依托重點街區商圈等融合載體開展特色展演等活動。
為落實“百城千站”文化和旅游消費行動計劃,中國石化安徽石油分公司今年將重點推進四大專項行動,全面構建“能源保障+文旅服務”融合發展新生態。通過差異化定價策略,對重點旅游線路、節慶時段實施定向優惠。全面推進“油氣氫電服”五位一體綜合能源站建設,提升“補能+休憩+購物”服務功能,常態化建立節假日“三優先”保供機制,確保旅游旺季能源供應不斷檔。創新“能源+文旅”消費模式,在“易捷加油”平臺上線自駕游專區,釋放加油、充電、便利店商品等組合福利券包。在黃山、池州、宣城等重點景區打造文旅主題旗艦站,試點引入非遺展示、文創市集等文化體驗項目,開發“加油驛站微旅游”等特色產品線。制定自駕游驛站星級評定標準,重點完善應急藥箱、長途休息、車輛救援等12項標準配置,2025年計劃在安徽打造200座以上自駕游驛站。
數字文旅、夜間文旅等新業態首次納入消費補貼
對于老百姓最關注的本次文旅惠民消費季期間省和市縣聯動發放文旅消費券問題,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也給予了回應:今年文旅消費券發放突出“精準、惠民、安全、高效”,著力在3方面推出新舉措,優化發放工作。
針對不同文旅產品及消費場景設置差異化補貼標準。其中,景區門票最高補貼50%,酒店民宿、旅游演藝補貼不超過30%,旅游線路產品補貼不超過20%。首次將數字文旅、夜間文旅等新業態納入支持范圍,鼓勵開發沉浸式體驗、夜間文娛等消費熱點。同時在旅游淡季及非周末時段加大投放力度,推動“調峰填谷”,提升文旅接待設施綜合利用率。
聯合金融機構、OTA平臺、交通油電服務企業推出“消費券+”模式,整合立減紅包、積分兌換、出行優惠等資源,實現“政府補貼+平臺讓利+企業促銷”三重疊加,更大程度讓利于民。鼓勵選用全國性頭部平臺發放消費券,覆蓋中遠程客源市場,確保領券、核銷流程順暢。實行“實名領券+動態核銷”,通過大數據監測攔截“黃?!碧桌袨?,保障財政資金安全。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