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安徽省主會場活動暨凌家灘遺址博物館開館試運營啟動儀式將于5月15日至16日在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行?;顒悠陂g將舉行包括“博物館之夜”、學術研討會等系列精彩活動,備受關注的凌家灘遺址博物館也將開門迎客,揭開神秘面紗。
今年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的安徽省主場活動內容豐富,看點十足。5月16日的主會場活動中還將公布最具創新力博物館,揭曉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項目,展示安徽省博物館事業發展最新成果;舉行凌家灘文化研究院揭牌及專家聘任儀式,進一步加強凌家灘文化學術研究;發布長三角考古研學線路及微短劇文投專項基金扶持計劃,助力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凌家灘遺址是中華文明古國時代第一階段標志性遺址之一。作為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重要實證,凌家灘是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化進程中的關鍵遺存、關鍵節點、關鍵區域,為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實物例證,是當之無愧的“文明先鋒”。5月16日,凌家灘遺址博物館將揭開面紗,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約1100件(套),系統呈現凌家灘遺址之于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發展的重要價值,其中約110件珍貴文物均屬首次展出。展覽還結合人工智能、裸眼3D等最新數字手段,構建文物、歷史與數字虛擬空間交互場所,讓游客領略凌家灘文化的獨特魅力。此次開館活動還將與故宮博物院等進行玉器聯展,集中展出凌家灘發掘以來的考古成果。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