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慶大觀區深挖文化資源,全力打造城市IP,其中,集賢時空文創園作為典型代表,從老工業廠房華麗轉身為文旅“網紅打卡點”。在這里,游客在老記憶與現實中穿梭,充分領略工業遺跡的獨特魅力。
老舊工業設施煥發出新活力
安慶大觀,以古城安慶始源之地著稱,是中國第一臺蒸汽機、第一艘機動船、第一部電話和安徽第一所大學、第一條商業街的誕生地,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和安徽省老工業基地,這些都是大觀值得持續挖掘的寶藏。
集賢時空文創園是以原安慶白鰭豚水泥廠為底色,以千米礦坑為背景,獨具工業特色的天然大地藝術館。大觀區充分挖掘貫穿白鰭豚水泥廠發展歷程的工業精神,在充分保留巨大的水泥筒倉和高聳的煙囪等水泥廠生產活動的標志性象征的基礎上,對工業遺產進行創新性保護和發揚。
通過藝術家的精心設計和改造,這些原本冰冷的工業設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了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景觀。同時,園區融入“山水宜城 有戲安慶”“白天看景 晚上看戲”安慶文旅品牌IP及旅游目的地品牌,從故事情節、內容分享等各方面吸引各方游客前來參觀游覽。
歷史與現代碰撞打造文旅新地標
園區定位為市民“城市會客廳”與游客“鄉愁懷舊景區”,兼顧研學旅行功能。同時,文創園是一個非遺文化的大集聚區,融合八大功能為一體。園內的根雕館、長桌宴、柱坑藝術館、中國民居場景館等真實場景藝術館,以及烙畫、手工漆扇等古老技藝,讓游客目不暇接。
其中,中國民居場景館以1:10比例復原數百棟經典民居,打造出恢宏農村場景。樁坑藝術館將部分樁改造為竹筍形態,下沉式景觀融入不同層次建筑空間,無屋頂設計拓展空間維度,既合理利用工業遺跡,保留工業遺產,又為游客營造獨特藝術體驗空間。
集賢時空文創園通過開發消費場景,延長IP效益鏈條。如在傳統豬圈基礎上改造的豬圈咖啡館,古樸與現代結合,帶來別具一格的體驗。未來,園區還將開發主題酒店、特色餐飲等文化產品與體驗活動,實現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的雙贏。自2024年5月試營業以來,該園區共接待游客32萬人次,營業收入達140余萬元,已經成為新晉文旅新地標。
大觀區以集賢時空文創園為突破口,將工業遺產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開創全新旅游模式。在未來的發展中,大觀區將更加注重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通過創意設計和品牌塑造等方式,將城市的文化元素轉化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形象,為城市IP的打造提供有力支撐。(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張劍 實習生 徐皖青 謝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