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子債權憑證的迅速發展,在助力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盤活應收賬款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半娮觽鶛鄳{證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供應鏈管理難、應收賬款融資確權難、中小企業融資難、銀行機構風控難等多難問題,對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也具有促進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風險?!比珖f委員、蕪湖機器人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許禮進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針對電子債權憑證業務的相應的監管規則,電子債權憑證既無法律文件定性,也無歸口部門監管,一些業務環節存在監管盲區和風險隱患?!半娮觽鶛鄳{證融資模式高度依賴核心企業信用狀況,一旦核心企業的信用狀況出現問題,整個供應鏈中的上下游企業均會遭受相應的損失,從而加劇了信用風險?!?/p>
許禮進建議,制定電子債權憑證業務監管規則,統一電子債權憑證業務標準和操作規范,推動行業規范發展。同時成立供應鏈平臺行業自律協會,制定行業自律公約、業務規范標準,引導平臺企業堅持服務實體,依托真實貿易,促進行業健康規范發展?!敖柚溒脚_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的優勢,推動電子債權憑證業務與生產、交易流程的深度融合,以滿足鏈上企業對于結算、融資、財務管理等多方面的需求,有效解決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以及融資慢等問題?!?br>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近日已就規范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布征求意見稿,其中針對電子債權憑證業務專門開設章節進行規范,這也意味著此前處于無統計無監管,并迅速生長的電子債權憑證有望被規范化和納入監管體系。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