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老齡辦將注銷 安徽機構改革應對人口老齡化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5-02-24 14:24:36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2月24日舉行的“安徽民政這五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積極回應社會“養老焦慮”,率先在全國開展養老服務立法、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這一輪機構改革中,我省將組織擬訂并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等職責劃入民政部門。

    4個“一體化”推進,安徽老齡工作將迎改革

    省民政廳日前發布的一則公告顯示,安徽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省老齡辦)擬向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在“安徽民政這五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消息稱,這一輪機構改革,我省將組織擬訂并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等職責劃入民政部門。

    “順應職責轉變,增強老齡委各成員單位之間的協同,建立健全職責清晰、科學規范、高效運轉的老齡工作機制,堅持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聚焦需求端、事業端、產業端、金融端、社會端等重點環節統籌發力,更好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笔∶裾d廳長余向東介紹說,養老服務工作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統籌推進。省民政廳作為養老服務牽頭部門,將持續推動各地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機制。

    余向東表示,助力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省民政廳將會同省老齡委成員單位,積極推動適度提高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醫療保險等水平,加快長期護理保險實施步伐。同時,牽頭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按照居家社區機構、醫養康、城鄉、長三角4個“一體化”的思路系統推進、久久為功。其中,抓好400個城市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依托機構服務社區、輻射居家;突出失能失智老年人剛需群體,全力優化長期照護服務供給;下大力氣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有效落實我省農村養老“1+2”政策;更加主動融入長三角,推進滬蘇浙皖養老服務政策協同、滬皖共建廣德康養基地等工作。

    此外,我省民政部門還將助力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深化醫康養結合,推動醫康養資源相互配套、有效銜接;持續推動老齡健康工作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積極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

    貫通居家社區機構三類服務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余向東透露,在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下一步,我省將重點優化提升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功能,強化縣級平臺的服務示范、行業指導、應急救助、資源協調等作用,統籌推進縣域內資源利用、供需銜接;加強鄉鎮(街道)中心在政策咨詢、服務轉介、資源鏈接方面的樞紐作用,促進鄉鎮層面養老服務資源聯動;推進村(社區)服務設施站點建設,打造家門口的服務站。通過接續努力,在縣域范圍內推動各級養老服務設施上下貫通、銜接互動、連點成網。

    我省將貫通居家社區機構三類服務。其中,居家方面,健全家庭養老支持政策,持續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開展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技能培訓。大力發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六助”服務,夯實居家養老基礎。社區方面,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完善“三區一平臺”功能,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專業照護、日間照料、康復護理、上門服務等服務,為居家養老提供支持。機構方面,推進養老機構分類改革,調整完善養老機構結構,分類發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場型養老機構,促進醫養結合,推動養老機構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規?;l展。

    我省還將發展農村養老服務。其中,推動養老服務向農村覆蓋,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下一步,我省將重點推進農村敬老院分類管理,推動農村敬老院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農村幸福院建設,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再試點建設750個,打造互助自助平臺;發展互助性養老服務,健全農村留守、高齡、失能、殘疾等老年人探訪關愛和應急救援服務機制。

    據悉,五年來,我省積極回應社會“養老焦慮”,率先在全國開展養老服務立法、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制度,接續實施3個養老服務三年行動計劃,創新形成居家社區機構、醫養康、城鄉、長三角4個“一體化”發展路徑,推動養老服務供給總量和質量同步提升。截至目前,全省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70%,保障能力總體充裕。

    今年擴大兩項政策“銜接并軌”試點

    過去五年來,我省民生兜底保障網絡織密扎牢。410萬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在全國率先全面建立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4類群體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政治任務有力完成,106.6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農村低保,占全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比例為22%;進入過渡期,306萬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范圍。社會救助質效不斷提升,聚焦“救急難”,5年累計實施臨時救助近55萬人次,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12.7萬人次;聚焦“優服務”,打造22家集“養治教康安”功能于一體的區域型兒童福利機構,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實現“跨省通辦”。

    圍繞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的下一步工作,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勇介紹說,將嚴格落實我省已建立的4類困難群體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有效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加大臨時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力度,加強困境兒童、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強化殘疾人服務保障,從而推動保障水平再提升。

    同時,深入推進社會救助領域改革,深化兩項政策“銜接并軌”試點,推廣“困有所扶”集成改革,實現對小百分比的困難群體的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百分百保障。特別是“銜接并軌”試點,今年要擴大試點深度和覆蓋廣度,推動民政的兜底救助政策和農業農村部門的防止返貧幫扶政策有效銜接、相互賦能。

    張勇還透露,我省將加快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形成“物質+服務”格局,推動社會救助從“保生存”向“?;?、防風險、促發展”拓展,滿足困難群眾多元化救助需求;發揮“救急難”互助社作用,推動慈善幫扶與政府救助相銜接,更好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推動公民“身后事”實現一站式辦理

    針對婚姻、殯葬、殘疾人等專項社會事務,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勇表示,將有一系列提升服務的舉措。其中,聚力“逝有所安”,持續加強殯葬服務設施建設,更好堅持殯葬行業公益屬性,維護服務市場良好秩序;深入推進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倡導喪事簡辦、杜絕大操大辦;通過科技賦能、優化流程、提升效率、強化監督等手段,推動公民“身后事”實現一站式辦理,更好滿足群眾基本喪葬服務需求。

    聚焦“皖美幸?!?,加強婚姻登記機關標準化建設,完善婚姻登記政策法規,扎實推進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更好滿足群眾就近就便辦理婚姻登記的現實需求;深入推進婚俗改革實驗區建設,倡導喜事新辦簡辦,引導樹立新時代文明和諧婚俗新風;加強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拓寬服務渠道,提升輔導質效,助力和諧婚姻家庭建設和人口高質量發展。

    聚能“扶殘助困”,深化殘疾人兩項補貼申領“跨省通辦”“全程網辦”,強化主動服務,完善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更好落實殘疾人補貼政策;健全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優化轉介服務銜接工作機制;推進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加強規范管理、安全管理,推動構建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宜的殘疾人福利體系,努力提升殘疾群體福祉。(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