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人民法院報第5版整版刊發《“六尺巷調解法”的價值導向、功能邏輯和應用路徑》,全篇5000余字,從導向、功能和應用三個方面深刻闡述“六尺巷調解法”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了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方法論,并被廣泛應用且不斷豐富滿足群眾多元需求,正逐漸成為筑牢基層治理文化根基的生動實踐。
附件:人民法院報截圖、稿件
“六尺巷調解法”的價值導向、功能邏輯和應用路徑
(張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法系源遠流長,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蘊含豐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要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中華法治文明新的時代內涵,激發起蓬勃生機”。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桐城六尺巷考察時進一步指出,“人民內部矛盾要用調解的辦法解決”。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人民法院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推動實質解紛、實現定分止爭提供了指引、指明了路徑、奠定了基礎。我們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與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深度融合,立足法院職能,發揮訴前調解、訴訟調解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案結事了政通人和。
2015年7月,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法院經過多年司法實踐,不斷總結辦案經驗,在原有“四全”(全面聽、全員上、全力辦、全過程調)調解工作法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六尺巷典故中講求禮讓、以和為貴的中華傳統美德,并將其融入執法辦案全過程、各環節,正式推出“六尺巷調解法”。它是以“借古喻今為切入點,用六尺巷典故啟發人;以釋法明理為著力點,用情理法交融引導人;以化解矛盾為關鍵點,用和為貴理念感化人;以公平正義為根本點,用知進退境界昭示人”為內涵理念,以“聽、辨、勸、借、讓、和”為六步走操作規程,運用于司法審判的調解工作方法。筆者擬從“六尺巷調解法”的價值導向、功能邏輯和應用路徑三個方面進一步研究闡述,力求為實現定分止爭、促進實質解紛,筑牢基層社會治理文化根基提供理論基礎和創新思路。
“六尺巷調解法”的價值導向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桐城六尺巷考察時強調,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協同發力,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六尺巷的詩原文是:“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六尺巷是先人化解矛盾糾紛的歷史智慧以及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傳統美德的文化載體。調解被國際社會譽為“東方之花”“東方經驗”,是我國獨創的化解矛盾、彌合紛爭、促進和諧的糾紛解決方式?!傲呦镎{解法”是桐城法院在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通過“文化認同﹢法治認同”方式,做深做實做細定分止爭、實質解紛的重要探索和創新,更是打牢社會治理文化根基的生動實踐?! ?/span>
(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六尺巷調解法”的價值追求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形成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依法治國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社會文明進步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是依法治國的鮮明時代特征?!傲呦镎{解法”倡導依法化解、循法而行,嚴格遵循法律原則和程序,依法解決矛盾糾紛,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彰顯調解結果的法律效力,既維護個案公平正義、個體司法需求,又以依法履職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主義法治風尚。調解工作要于法有據,不能逾越法律紅線,這是調解工作的最高原則?!傲呦镎{解法”同樣遵循這一最高原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自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調解工作,做到“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實現法、理、情相融合,“潤物無聲”地傳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杜絕虛假訴訟、利用調解來規避法律強制性規定或者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span>
(二)革命文化是“六尺巷調解法”的內在品格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來在黨和人民的偉大斗爭中培育和創造的思想理論、價值追求、精神品格。其中,“馬錫五審判方式”便是弘揚革命文化、貫徹“群眾路線”的典型例子,它具有尊重群眾意愿、強調調查研究、就地調處化解、定期巡回審判的“紅色法治基因”和人民司法的優良傳統,這種便民利民、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收獲了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也達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傲呦镎{解法”始終堅持尊重意愿、自愿調解、調判結合理念,并貫穿于庭審前后、訴訟始終,堅決避免“久調不決”,拒絕“和稀泥”式調解,始終圍繞著“群眾路線”這個最大的核心。同時,它與“馬錫五審判方式”具有高度契合性,同樣注重查明案件事實、兼顧國法天理人情、不逾法律底線紅線,堅持通過傾聽訴求、明辨是非、釋法明理來化解矛盾糾紛、踐行“和為貴”理念,最終使當事人心悅誠服,實現社會和諧,這正是“是調解也是審判”的應有之義?! ?/span>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六尺巷調解法”的文化根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精煉出來的智慧結晶,既呈現于燦爛輝煌的文化成果,也表現為潤物無聲的思想理念,系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六尺巷因清代名臣張英“讓墻”典故而聞名于世,張吳兩家互讓三尺促鄰里和諧更是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傳統美德的具象化。調解,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非常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禮·地官》記載的官名中就有“調人”,是專司調解實務的官員,作用是“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更有民間調處、官府調處等多種方式?!傲呦镎{解法”在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六尺巷蘊含的“謙和禮讓,知進退、和為貴”精神內涵以及調解制度重視借助倫理道德、鄉規民約、風俗習慣、社會慣例等化解矛盾的獨特優勢,探索形成了矛盾糾紛化解“聽、辨、勸、借、讓、和”六步操作規程,通過“傾聽訴求—辨明是非—勸解疏導—借古喻今—互諒互讓—握手言和”來促進案結事了政通人和。
“六尺巷調解法”的功能邏輯
“六尺巷調解法”并非簡單地促成當事人達成合意,而是在查明案件事實、修復社會關系和推動德治教化的基礎上,專注于以文化人、實質解紛、不留隱患的調解工作方法?!奥?、辨、勸、借、讓、和”六步操作規程正是按照這一邏輯,形成了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方法論,并被廣泛應用于司法實踐之中,能夠有效引導當事人相互禮讓,讓各方合法權益得到正義匡扶,促進群眾司法需求、社會公平正義得以實現?! ?/span>
(一)查明案件事實
“聽”即“聽取訴求,當面說清”;辨即“釋法明理、辨析是非”?!奥牎薄氨妗钡暮诵脑谟趦A聽訴求、明辨是非。傾聽訴求是調解工作的基礎,如果在未知案件全貌之前即開展調解,極易滋生虛假訴訟、假意調解等違法行為?!奥牎?,要求耐心細致傾聽當事人陳述,了解事實經過、矛盾原因以及雙方訴求,分析矛盾糾紛的根源、癥結以及爭議焦點,能夠很好地避免虛假訴訟。辨明是非是化解矛盾的關鍵,如果是非不分、黑白顛倒,不僅會導致前期調解工作功敗垂成,造成矛盾糾紛激化或上行,更遑論“公平正義”?!氨妗?,要求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運用道德倫理、鄉風民俗、社會習慣等,明辨是非、弄清對錯、以理服人,合理引導當事人心理預期,消除思想隔閡,促進合意達成?!奥牎薄氨妗币蠓ㄔ涸谠V前調解、訴訟調解過程中,以查清案件事實為前提,在把前因后果、是非對錯弄清楚的情況下,開展釋法明理工作,絕非為了“結案了事”而調解,最終目標是促進實質解紛、定分止爭,“聽”是前提,“辨”是抓手,二者相輔相成,構成了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和關鍵?! ?/span>
(二)修復社會關系
“勸”即“運用典故、勸解勸導”;“借”即“借古喻今、借力解”?!皠瘛薄敖琛钡暮诵脑谟趧窠馐鑼?、聯動解紛。勸解疏導是調解工作的方式,如果只是簡單轉述對方說法或者僅考慮訴求實現,沒有融入釋法明理平復對方憤懣,也沒有實質均衡考量各方利益,則會導致調解破局?!皠瘛?,要求法院善于用六尺巷典故、典范、典型來勸導當事人增強“文化認同”,互換角色、換位思考,靈活運用法律依據、案件事實、情理道理來說服當事人放棄不切實際的訴求,為當事人溝通提供權威平臺、橋梁,在個體司法需求對立、權利之爭激化的情形下,需要充當各方傳遞合法利益實現的媒介,特別是在一方法律意識較弱之時,能夠清晰地向一方表述愿望和信息。聯動解紛是調解工作的手段,如果“單打獨斗”或是“就事論事”,就難以修復受損的社會關系,達不到應有的社會效果?!敖琛?,要求法院在調解過程中要主動引入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等多元解紛力量,吸納居委會、村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教育和引導當事人認識到矛盾糾紛持續激化只會對社會關系、人際關系或家庭關系等造成負面影響,勸導當事人多著眼全局性、實質性利益的實現,而不是單純撒氣或者非理性對抗,從心理上打破刻板印象、從根本上化解矛盾糾紛?!皠瘛笔欠绞?,“借”是手段,兩者是修復社會關系的重要保障,也為“六尺巷調解法”教化引導作用的發揮奠定了基礎?! ?/span>
(三)發揮教化作用
“讓”即“互諒互讓、強者先讓”;“和”即“解決爭議、握手言和”?!白尅薄昂汀钡暮诵脑谟诨フ徎プ?、事心雙解?;フ徎プ屖钦{解工作的重心,如果不能權衡各方利益,或者導致不懂法的一方當事人利益受損,則無法實現實質正義?!白尅?,要求法院充分尊重普通人的樸素公平正義觀,準確權衡各方當事人的訴求,截取訴求之下的“中間值”或“最大公約數”,“讓”是充分尊重當事人意愿的“讓”,嚴防“以判壓調”“強迫調解”,確保調解自愿、公平,謹防不懂法的一方當事人利益明顯受損,從而尋求“天理國法人情”相互統一,協調平衡的狀態和秩序來消解個體司法需求之間的對抗,實現公平正義?!笆滦碾p解”是調解工作的目標,如果僅是以“結案了事”為目標開展調解,卻不能解開當事人“心結”,就會給當事人之間下一次矛盾糾紛埋下“危險隱患”?!昂汀?,要求法官要充分發揮價值導向職能,在“案結事了”的基礎上促進“事心雙解”,這意味著不僅要解決個案糾紛,還需要通過在調解過程中發揮教化感化作用來預防類案發生,通過向當事人闡述“以和為貴”等價值的同時,借助個體、個案來實現由特定當事人向不特定公眾闡述,從封閉空間的表達擴展至開放空間的價值引導,達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白尅笔侵匦?,“和”是目標,兩者是教化指引的重要方法,更是“六尺巷調解法”最大限度追求實質解紛、達到定分止爭目標的集中體現。
“六尺巷調解法”的應用路徑
近年來,桐城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以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目標追求,不斷豐富“六尺巷調解法”實踐樣態,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六尺巷調解法”正逐漸成為筑牢基層治理文化根基的生動實踐。如今,該調解法在全國法院系統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并被寫入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先后獲評“2022年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特色項目”“2023年全國法院十大最具品質一站式建設改革創新成果”以及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span>
文化奠基。針對“六尺巷調解法”的運用,組織人員編寫“和”文化典型案例,強調以文化人、德法合治的重要意義。比如,《某房地產公司與張某等29人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司法確認案》獲評安徽法院重點領域民商事糾紛司法確認典型案例;《某物業公司訴某小區業主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訴前調解案》獲評安徽省物業糾紛典型案例;《合肥某建材有限公司與桐城某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執行案》入選安徽法院“徽動執行”之護航發展專項行動典型案例。同時編寫其他調解典型案例100余篇,制作微視頻50余條,開展“微宣講”600余場次,在全社會營造“事事懂得禮讓道理,處處彰顯和諧精神”的濃厚氛圍?! ?/span>
多元協同。以市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為依托,建成集“訪、調、仲、訴”于一體的一站式解紛中心,組織速裁團隊整建制入駐,健全“五調聯動”機制,實現矛盾糾紛“只進一扇門”,一攬子、全鏈條化解。針對特定行業和領域的矛盾糾紛,借助醫療、物業、道路交通等8個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讓園”等十余個品牌調解室力量,聘請退休政法干警深度參與訴前調解、訴調對接,把“調”向前延伸,讓“解”更深入人心?! ?/span>
科技賦能。將“六尺巷調解法”應用推廣至“線上”,創新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實踐“互聯網﹢六尺巷調解法”,推進在線多元解紛平臺與審判管理系統、“云上共享法庭”無縫銜接,委派法官、調解員開展線上調解工作,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依托上級法院打造的“宜調六尺巷”平臺,對接全市基層治理組織開展糾紛在線調解,推動“網格員—調解員—法官”在“小程序”上進行便捷溝通和信息互補,實現糾紛排查、案件分流、調處化解、司法確認、進展跟蹤以及結果反饋等全流程在線辦理,全年民事案件調解率為34%、訴前調解成功分流率為40%,均居全省基層法院第一方陣?! ?/span>
(作者系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法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