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城許多市民發現,在多個商場和商業街的顯眼位置,出現了大大小小的“俄羅斯商品店”。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俄羅斯商品店并非全部銷售的是俄羅斯商品,也有部分為國產,消費者進店購買時,要注意分清俄羅斯商品與俄羅斯風味商品的區別。
俄羅斯商品店火了 百米內開了兩家
記者在團購平臺、地圖平臺等網絡平臺搜索發現,目前出現在合肥的大小“俄羅斯商品店”已經有了10多家,各家店的店名不同,有的叫“俄羅斯商品店”“俄羅斯生活館”,有的叫“俄羅斯大超市”“中俄商品城”“中俄互貿商店”等。
記者在合肥多個商業綜合體的廣場上以及淮河路步行街等地均看到了“俄羅斯商品店”,有的是固定的店鋪,有的是廣場上臨時建成的“品鑒會”式店面。
這些店鋪多以藍底白字招牌和濃厚的俄羅斯風情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目光。走進這些商品館,店內播放著悠揚的俄語歌曲,貨架上擺滿了各種俄羅斯特色商品,顯眼位置擺放著長面包、套娃以及寫有俄語的商品,如巧克力、奶制品、肉制品、蜂蜜和酒水等,一些店鋪在顯眼位置標注著“俄羅斯食品”“原裝進口”等字樣。
記者在繁華的淮河路步行街上看到,短短100米之內就開了兩家“俄羅斯商品店”,貨架上的食品、生活用品等商品琳瑯滿目,給喜歡購買俄羅斯商品的市民帶來了購物便利,在店內挑選商品的市民絡繹不絕。
“最近街頭上出現了很多這種店,感覺很有特色,對我們喜歡逛街購物的人來說,增加了一種購物選擇,在店內可以挑選到各種喜愛的俄羅斯商品,挺好的?!闭诘陜荣徫锏膹埮空f道。
部分商品為國產 實則是俄羅斯風味
記者隨機走進了省城的多家“俄羅斯商品店”,發現店內的確銷售著從俄羅斯進口的各式食品和生活用品,但仔細觀察發現,也有不少商品雖然都貼著俄語標簽和中文標簽,其產地實則是在中國。
在一貨架上顯眼位置擺放著眾多豬肉腸食品,食品名稱為俄式腸,但其產地實則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款梨膏溶豆上面寫著“俄羅斯風味”,實則產地為山東省德州市;一款果仁列巴面包,上面寫著“俄羅斯風味”,實則產地為黑龍江。
記者看到,商品店內有不少是俄羅斯風味的食品,而產地實則是在中國。
“這一款餅干商標和配方是俄羅斯企業的,生產地址是在廣東?!币坏陠T稱,店內有80%的商品由俄羅斯進口,還有些是中俄合作的商品。
另外,還有一些商品標簽上地址為“俄羅斯”,但細看才發現,該地址是“委托商所在地址”。
記者在幾家店內發現,除了產地俄羅斯和中國的商品外,還有的商品產地為白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等。
如何分辨俄羅斯商品
記者走訪發現,有的店在貨架上進行了產地標注,讓顧客在挑選時能清楚知道該貨架上的商品產自哪里。在一處擺放面包產品的貨架上,店家用打印的標簽貼在貨架下方,上面寫著“產自中國”,讓顧客獲悉這些產品為國產。但也有的商品店,各個貨架上并沒有明確標注產地,消費者只能依靠商品包裝外的中文標簽來判斷產地。
在走訪調查中,記者還發現,有商品店雖然在貨架上用標簽標注產地俄羅斯,但是商品標簽上的產地卻是天津,存在貨架標注與商品標簽標注的產地不一致情況。當記者向店員咨詢時,店員回答稱,該商品的產地是在國內。
消費者該如何正確區分俄羅斯進口和非進口產品呢?記者咨詢了法律人士。
安徽昊華律師事務所律師楊豪稱,俄羅斯進口商品的原始包裝肯定是外文包裝,外文包裝上必須貼中文標簽,消費者要看清標簽上的原產地,原產地為俄羅斯的才是俄羅斯進口商品?!跋M者要分清俄羅斯風味、俄羅斯工藝的概念,還有的只是原材料來自俄羅斯,實際上并不是俄羅斯進口產品。一定要看到‘原產地:俄羅斯’的標注?!?/p>
楊豪稱,對于商家來說,如果這些俄羅斯商品店僅是在店鋪裝潢或售賣的商品包裝上使用了俄羅斯風格的元素或標注“俄羅斯風味”等用語無可厚非,但如果在宣傳用語、陳列區標識、商品標簽上標明的商品產地和實際不符,比如將國產商品宣傳為進口商品,誤導了消費者,則涉嫌虛假宣傳,除了要賠償消費者之外,還可能面臨因虛假宣傳遭受行政處罰的風險。(實習生 楊樂樂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