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第39個國際志愿者日。當日,省委社會工作部會同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和合肥市委,在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興民社區,聯合舉辦安徽省暨合肥市2024年國際志愿者日志愿服務交流展示活動,弘揚志愿精神、傳播志愿文化,交流展示志愿服務成效。
專業志愿服務,精準對接需求
此次活動以“貢獻志愿力量 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對安徽新時代志愿服務工作進行了視頻展示,公布了安徽省2024年度60個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并為合肥市蜀山區春語志愿服務隊等22個典型代表頒獎。
合肥市“平安小蜜蜂”群防群治志愿服務隊等來自省直單位和合肥市的30支隊伍現場開展義診、急救宣傳、非遺展示、便民服務等志愿服務,文藝志愿者們為群眾獻上一臺精彩的文藝演出。
獲得2024年度“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的合肥市蜀山區春語志愿服務隊執行負責人黃萍萍告訴記者,作為興民社區的骨干志愿團隊,他們從2020年10月成立至今,182名注冊志愿者累計開展的志愿服務時數已達到14600小時。
“我們經常開展的志愿服務項目,包括特殊兒童服務、殘障人士出行、特需群體幫扶、愛心送考、社區便民服務、家長課堂等?!秉S萍萍介紹說,春語志愿服務隊依托專業的服務資源和力量,精準對接特需群體的實際需求,在社區支持下,整合多方資源,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綜合性志愿活動。
志愿服務不能只有熱情,還需要專業精神。春語志愿服務隊創新實施“社工+志愿者”互助工作模式,充分發揮社工的專業優勢和志愿者的執行效能,通過系統化、專業化服務,實現志愿服務“閉環體系”,形成了“科學分組、精細分工、團隊協作”的高效運作機制。
1316萬志愿者活躍江淮大地
據統計,全省實名注冊志愿者達到1316萬人,志愿服務隊伍多達6萬個。今年以來,我省不斷完善制度機制、暢通參與渠道、壯大隊伍力量、豐富活動場景、增加優質供給,推動志愿服務事業蓬勃發展。全省千萬志愿者和6萬多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在改革開放主戰場、經濟建設第一線、社會服務最前沿,一抹抹志愿服務紅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志愿服務在江淮大地蔚然成風。
作為全省志愿服務工作牽頭負責部門,省委社會工作部在全國創新開展“12+N”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以“春送新風、夏送清涼、秋送關愛、冬送溫暖”為主線,分時分眾分類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唱響志愿服務“四季歌”。
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推手,省委社會工作部今年部署推進志愿服務深度融入基層治理,指導各地各部門把社區作為志愿服務主陣地、主場景,促進志愿服務與百姓生活深度融合。
省委社會工作部牽頭印發了《安徽省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行為規范》,從遵規守法、保護服務對象和志愿者合法權益、規范出具和使用記錄證明、提供服務保障、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防止商業化炒作等方面提出20條具體要求。通過實化細化正面清單和禁止性條款,明確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行為準則。(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