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產量首破2萬輛,這是位于合肥經開區的蔚來汽車工廠新的紀錄。今年以來,該區圍繞“全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園區”奮斗目標,進一步夯實“3+6”產業體系,支柱產業擴能升級、新興產業全面發力、未來產業加速布局,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上半年,該區GDP增長9%,規上工業產值增長19.1%、增加值增長24.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1%,工業投資增長184.1%。
深耕先進制造業
作為安徽省的“首位產業”,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如今在安徽已具備成熟的產業鏈,其中,擁有多家整車生產企業的合肥經開區首當其沖。
“通過多年的集聚和發展,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獲批安徽省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焙戏式涢_區經貿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為例,上半年,該企業制造基地月產量首破2萬輛,產能爬坡后快速釋放,產量上半年增長60.2%。大眾安徽面向國內市場的首款轎跑SUV ID與眾也正式上市銷售。上半年,合肥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增長55.2%,拉動該區工業增長6.5個百分點(大眾產值15.6億元;蔚來產值234.7億元,增長52.1%)。在集成電路產業方面,該區集聚各類企業107家,產值增長116.5%,拉動工業增長9.7個百分點。
依托大制造業的基礎,該區不斷推進產業創新、科技創新深度融合、互促雙強。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企業研發創新,推動企業從“制造中心”向“研發設計中心”轉型、跨越。上半年,該區申報國家高企536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戶;有效發明專利超1.3萬件,增長32.7%;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9%。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2戶(凈增26戶)、凈增產值107.7億元;規上工業利潤同比增加108億元,營收利潤率同比提升6.5個百分點。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從傳統白色家電到智能家電,從傳統整車生產到新能源智能汽車,從生物醫藥傳統銷售產業到創新藥研發和高能級生物醫藥研發平臺建設,合肥經開區實施產業強區三年行動,以“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重大任務,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為關鍵路徑、以“統籌推進新興產業壯大、傳統產業升級、未來產業培育”為系統舉措、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核心要義,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該區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抓住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機遇,強化資金政策支持,充分發揮燈塔工廠、領航企業的頭雁作用,以骨干企業先行先試,示范帶動更多中小企業乘“云”而上、借“數”發展,推動產線智能化、產品高端化、產業跨界化。推進智能家電產業向“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智慧家庭”升級,深化與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產業協同,引導現有龍頭企業布局高價值產品、高技術產線、高附加值環節。
前瞻布局“未來領域”
當下,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商業航天、人工智能、元宇宙、超導新材料等產業是全球科技研發和產業發展的“未來領域”,合肥經開區加強前瞻性謀劃布局,結合該區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加大上述產業布局力度,匯聚政產學研用等資源,融合資本、人才、技術、數據等要素,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搭建立體化引才平臺、繪制人才圖譜,明確人才發展方向、提高引才質量效率。依托現有機器人產業基礎,以經開區工業場景為牽引,貫通研發與應用,加強本地優勢技術企業向龍頭企業培育。
在研發端,該區不斷構筑高能級科創平臺,以創新資源集聚、科技成果轉化、硬科技企業孵化和未來產業培育為著力點,強化“源頭創新-成果轉化-產品開發-場景應用”全鏈條培育,推進現有科技園區向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轉型升級,從基礎服務向精準服務、從集聚企業向孕育產業、從孵化鏈條向厚植生態轉變,加快推進“工業上樓”。
該區還積極布局概念驗證、研發設計、小試中試、檢驗檢測等,整合高校院所、大企業大型科研儀器設施資源。加快科技服務業人才引進,促進科技服務業專業化、網絡化、規?;l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形成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
(通訊員 李長龍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