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無證明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4-09-10 15:24:09

    9月10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統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創造性推出了一批具有“時代味”“安徽味”的重大法治改革舉措,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

    打造言必信行必果的誠信政府

    據安徽省司法廳廳長羅建華介紹,我省聚焦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探索立法快速響應機制,推動出臺《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等一批高質量法規規章。2024年擬審議和預備審議類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51件,其中涉及新質生產力的25件,占比49%。

    今年以來,我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利,深入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律法規政策清理工作。按照部署,清理工作自2024年4月份開始至2025年2月底前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全省共梳理涉企政策文件8334件,其中各市6795件,省直單位1539件。省委依法治省辦和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分別召開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地方性法規和全省政府系統法規規章政策清理工作推進會。按照“誰制定、誰清理”原則,省委依法治省辦印發清理工作實施方案,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發展改革委和省司法廳制定各自領域清理工作安排,省高院、省檢察院印發清理司法規范性文件通知。

    另外,我省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開展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起底化解各級政府“說到做不到”問題,打造言必信、行必果的誠信政府。今年1月至7月,全省梳理存量問題1539件,兌現或達成履行協議1473件,涉及金額16.8億元。省市兩級審查新出臺涉企政策44件,通過“皖企通”新增發布政策文件412件、政策服務3983項,兌付資金24.52億元、惠及企業近1.35萬家。

    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彰顯

    今年以來,我省持續深化“府院聯動”,促進執法司法良性互動,共推法治政府建設邁向更高水平。圍繞提升行政機關領導干部、行政執法人員法治素養和應訴能力,共組織行政訴訟案件庭審觀摩346場次、應訴能力專題培訓58場次;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持續保持100%,其中主要負責人出庭率34%(截至2024年7月),通過府院聯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1582件,行政訴訟一審調撤率32%,比去年上升4個百分點。

    我省深耕訴源治理,全面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上半年新收行政復議案件9576件,同比增長50%,是一審行政訴訟收案數的1.7倍,行政復議案結事了率達86%,大量行政爭議有效化解在行政復議程序中,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逐步彰顯。

    我省也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整合優化行政復議資源,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行政復議職責全部由本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統一行使,確保行政復議案件統一受理、集中辦理、統一送達。目前,全省行政復議機關大幅縮減至121個,有效解決了群眾找復議機關“找不到、找不準”問題。

    “無證明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近年來,安徽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持續開展“減證便民”。2023年以來,我省在馬鞍山、池州、銅陵、黃山市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經過各方面努力,試點地區“無證明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標準化清理,證明事項越來越少。4個試點市對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大起底”,共系統化梳理政務服務事項7900余項,全面摸清了證明事項底數。堅持法無規定的一律取消原則,實現清單之外無證明;法有規定的,積極用好數據共享、部門核驗、當事人承諾等方式,實現證明材料“應免盡免”,如馬鞍山市免提交率達到78%。技術化支撐,數據資源越匯越多。聚焦數據歸集,推進跨部門、跨層級的信息系統業務協同和公共數據共享交換,實現證明證照數據實時共享。如銅陵市率先上線“一照通用”,池州市創新研發“五免助手”,打通“皖事通”“皖政通”“皖企通”等政務服務平臺,推進電子證照庫互聯共享,累計歸集制作電子證照102類1191萬個,電子證照事項關聯率達99%以上。

    制度化推進,部門協同越來越暢。試點市結合實際制定方案,出臺證明事項動態調整、投訴舉報、信用監管等制度,推動各部門、各層級緊密配合、協同發力。

    下一步,省司法廳將按照全省“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要求,總結試點地區經驗,在全省16個市全面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努力將“無證明城市”建設打造成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省級層面已推出30份輕微違法免罰輕罰清單

    近年來,我省積極推進包容審慎監管,為市場主體發展營造更加寬松、包容的法治環境,對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實行容錯機制,全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制度。

    自2021年起,從省級重點執法部門開始,試點探索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制度。省司法廳先后聯合省市場監管局、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等重點執法部門出臺相關制度。同時積極指導省直其他執法部門和各市探索制定不予行政處罰清單。

    探索建立長三角區域執法規則統一、執法監管協同的新路徑。先后會同滬蘇浙地區在氣象、文化和旅游、生態環境和農業農村領域出臺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清單,聯合召開長三角區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工作新聞發布會,有效進行宣傳推廣。

    加大培訓力度,發布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典型案例,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確保免罰輕罰于法有據、可回溯管理,同時,加大監督考核力度,確保免罰輕罰清單制度落地落實。

    2023年,我省出臺《關于全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制度的指導意見》,并在全省全面推行。目前,省級層面已推出30份輕微違法免罰輕罰清單,覆蓋28個執法領域,全省現已累計處理免罰輕罰案件6.9萬余起,減免罰款4.73億元,讓行政執法既有力度,又顯溫度。

    基本建成均等普惠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近年來,我省持續深化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仲裁等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截至7月底,全省建成省級統一的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安徽法律服務網,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點)1.87萬個,成立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仲裁等服務機構325家,年處理法律服務業務50余萬件次。

    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深化完善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力爭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抬頭能見、舉手能及、掃碼可得”。

    我省將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增強事業體制公證機構活力和創新動力,有序推進新組織形態合作制公證機構建設。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形成科學管理、統一規范、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系。修訂完善《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推進仲裁委員會內部管理機制改革,賦予更多相應自主權。

    我省將試點推行市內法律援助受理、審查、指派一體化通辦,全面實行法律援助申請個人誠信承諾制度。深化仲裁案件質量終身負責制和仲裁員職業道德委員會建設,著力提升仲裁公信力。

    探索律師調解市場化工作模式

    近年來,全省律師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省共有律師事務所1130家,律師24467名。其中專兼職律師17233名,公職律師5760名,公司律師1327名。

    我省將全面有效落實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進一步發揮全省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在推進依法治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中的積極作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改革創新律師調解方式,會同省高院、省律協積極探索具有安徽特色律師調解市場化的有效路徑,建立律師調解市場化工作模式;持續深化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穩妥推進刑事案件審查起訴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擴大試點工作。

    另外,我省在全國率先發布《村(居)法律顧問服務指南》省級地方標準,實現村(居)法律顧問100%全覆蓋。持續開展民營企業公司律師試點工作,全省現有21家民營企業參與試點,共有公司律師108人。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