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伊始,同學們陸續開學返校,學生們在室內聚集,為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據介紹,我國每年報告的流感聚集性疫情有90%以上發生在學校和托幼機構,因此托幼機構、中小學校是流感聚集性疫情發生的重點場所。安徽省疾控發出提醒,保持教室通風、做好健康監測,做好校園流感的早期預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打噴嚏或咳嗽等飛沫傳播感染,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兒童由于免疫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罹患流感的風險更高。
據介紹,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癥狀更嚴重。感染流感病毒后,通常會出現高熱、頭痛以及肌肉酸痛等癥狀,病程可達5~10天,嚴重者還可能誘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并發癥,甚至可致死亡。
科學防范流感病毒感染,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和個人衛生,在流感流行季時盡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型場所。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定時打開房間的門窗,通風換氣。
省疾控專家提醒,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最經濟、有效的手段。疫苗自接種到產生有效的免疫力通常需要2-4周時間。為保證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最好在9-10月份完成流感疫苗接種。若流感流行季前未及時接種,也可在整個流行季期間接種。
此外,流感病毒還易發生變異,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發生變化,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
為防控校園流感疫情,省疾控專家提醒,學校要做好師生健康監測,發現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的學生,應及時通知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利用課間活動、體育課等時段對教室進行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還應做好環境和物品消毒,對衛生間、食堂和樓梯扶手、門把手等重點場所和部位進行消毒。學校應通過健康教育課、主題班會、校園小廣播、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宣傳流感防病知識,提高師生自我防病能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