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府辦公廳11月17日公布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的意見及安徽省支持肉牛產業發展10條政策。我省計劃不斷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水平,提升肉牛產業綜合生產能力、供應保障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打造中原高品質肉牛種源供應基地和長三角優質肉牛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2030年肉牛養殖規模500萬頭以上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7年,全省秸稈飼料化和肉牛產業良種化、規?;?、標準化、產業化經營水平顯著提升,秸稈飼料化利用量占利用總量達25%左右,肉牛養殖規模力爭達300萬頭以上,實現肉牛全產業鏈700億元以上產值目標。到2030年,全省秸稈飼料化利用量占利用總量達40%左右,肉牛養殖規模力爭達500萬頭以上,肉牛全產業鏈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培育20個肉牛振興示范縣,再造1個千億級綠色食品肉牛產業。
我省將加快構建秸稈飼料生產供應體系,支持肉牛、肉羊、奶牛養殖主體秸稈飼料化利用,對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家庭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永久性黃(青)貯窖、干草棚,單戶收貯秸稈黃(青)貯發酵飼料100噸以上、秸稈干飼料50噸以上的,分檔予以支持。
加快構建肉牛良種繁育體系,實施意見提出,支持鳳陽縣、太湖縣、阜陽市潁東區等縣(市、區)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種公牛站和保種場建設。
支持牛肉湯、牛排等預制菜生產開發
加快構建肉牛規模養殖體系和肉牛屠宰加工體系,實施意見明確,堅持全鏈條、全利用的產品開發戰略,引導屠宰加工企業向養殖主產區轉移,推動就地屠宰,減少活牛長距離運輸。支持牛肉湯、水煮牛肉、牛排、牛腩煲等預制菜及方便類、速凍類、休閑類牛肉制品生產開發。
在產品市場營銷體系建設上,我省將實施品牌培育行動,做大做強“皖?!眳^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探索利用“互聯網+”、直播帶貨和預算單位采購相結合的方式,拓展牛肉銷售渠道。
數字賦能,我省還將開展智慧養牛試點,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新技術,對肉牛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采用二維碼、射頻識別等技術,記錄養殖、檢疫、調運、屠宰、流通等各環節信息,實現從養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真金白銀支持肉牛產業發展
同時出臺的安徽省支持肉牛產業發展10條政策,從秸稈飼料生產供應、支持肉牛良種繁育、支持肉牛規模養殖等方面,真金白銀支持產業發展。
政策明確,利用國家糧改飼項目,對肉牛養殖場(戶)、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收儲使用全株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的進行補貼。各地可統籌依規利用中央農業生態資源保護秸稈綜合利用、農業產業發展糧改飼等資金對新建或改擴建容積在500立方米及以上的單體黃(青)貯窖,每立方米貯窖補助不高于30元。
省財政對新建的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每個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對新建的國家種公牛站每個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為肉牛養殖企業開通種公牛、基礎母牛引進的綠色通道,優先審批、優先檢測。
培育肉牛屠宰加工領軍企業,省財政對企業在省內新建或擴大肉牛屠宰加工產能,年度利用銀行貸款超5000萬元的,最高按照1億元貸款額度給予實際貸款額度1%的貼息補助;對省內屠宰企業屠宰具有產地檢疫證明的育肥出欄肉牛且年屠宰量新增3000頭以上的,按新增每頭200元給予獎勵。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