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980億元以上,社會民生投資1410億元以上,新基建投資400億元以上……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安徽省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3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增長10%以上,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600個以上、竣工1200個以上。
新增高標準農田410萬畝
2023年,我省將深入開展農業“兩強一增”暨鄉村建設投資專項行動。2023年完成投資530億元以上。新增高標準農田410萬畝,實施“小田變大田”513萬畝,加快農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設。推進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全產業鏈建設,新增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100個,新增農產品產地冷鏈倉儲庫容50萬方。同時,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廁24萬戶、建設省級中心村700個。
深入開展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投資專項行動,2023年將完成投資7500億元以上。我省將聚焦“4116”目標,加大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投入,滾動實施“工業強基”和“揭榜掛帥”技術攻關項目各100項,創建綠色工廠60家,實施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項目74個。
深入開展服務業“鍛長補短”投資專項行動,2023年我省計劃完成投資1300億元以上。持續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統籌推進18個省級縣域商業體系試點建設。
開工建設沿江高鐵合肥—武漢段
我省今年還將實施綜合交通投資專項行動。2023年完成投資1970億元以上。其中,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完成投資670億元,公路水運機場完成投資1300億元。新增高鐵、高速通車里程125公里、300公里以上,完善普通國省干線網絡,提質改造農村公路3000公里。開工建設沿江高鐵合肥—武漢段、南京—宣城城際鐵路、京臺高速公路合肥至蚌埠段改擴建等項目,加快建設合肥—南京—上海高鐵、淮北—宿州—蚌埠城際鐵路、寧蕪鐵路擴能改造、池州長江公鐵大橋、合肥新橋機場S1線、滁州—合肥—周口高速公路、安慶港中心港區長風作業區二期等項目。
建設各類充換電設施2萬個
今年我省將實施新基建投資專項行動。2023年完成投資400億元以上。按照計劃,今年將新建5G基站2.5萬個,穩步開展千兆光網建設,全面建成合肥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
我省今年還將組建運營省級充換電基礎設施公司,建設各類充換電設施2萬個。建設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平臺群、高能級研發機構群和集中承載區,分類推進大科學裝置建設。
在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投資專項行動中,2023年市政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380億元以上,生態環保領域完成投資550億元以上。推動省級以上園區全面實施循環化改造,新增城市污水垃圾日處理能力40.2萬噸。持續推進藍網綠道建設,新增城市“口袋公園”200個、綠道500公里。
2023年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980億元以上
今年我省還將實施穩定房地產投資專項行動,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980億元以上。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開發有效投資。今年我省將繼續穩妥推進房地產開發項目逾期交房專項治理,用好國家專項借款政策,加快項目復工和竣工交付。
方案明確,加強房地產市場預期引導,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通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難安置”專項整治、就業創業人員安居、提升住房品質、存量住房盤活等,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246個,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7.7萬套,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11.3萬套(間)。
開工建設省文化館新館和非遺館
今年我省還將深入開展社會民生投資專項行動,完成投資1410億元以上。其中,衛生健康、教育、養老托育、文化旅游、體育領域分別完成投資390億元、550億元、170億元、220億元、80億元以上。深入實施10項暖民心行動,推動老年助餐、安心托幼、快樂健身等項目提質擴面。
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開工建設省文化館新館和非遺館,推進長江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建設。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