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安徽銀保監局發布了“2022年安徽銀行業保險業十件大事”。通過這十件大事,可以快速了解安徽銀行保險業過去一年的發展脈絡。具體如下:
一、2022年全省新增貸款8807億元,貸款增量占全國的比重為4.4%,較上年末提高1.1個百分點。存、貸款余額分別首次突破7萬億元和6萬億元。存、貸款增速逐季提高,貸款增速全國領先。
二、2022年11月,恒豐銀行合肥分行正式獲批開業。隨著該分行的入駐,標志著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已齊聚安徽,省內金融服務體系更趨完善,金融資源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三、2022年出臺《關于深化中小微企業中期流動資金貸款服務的指導意見》,解決中小微企業“長用短貸”痛點,采取“一借三年、每年一審”“一授三年、續貸接力”“三年之內、隨借隨還”等方式。2022年全省中小微企業中期流貸余額2995億元。
四、2022年聯合地方政府開展“貸投批量聯動”試點,為科創企業提供“投行+商行”組合融資支持。印發《關于推進科創企業初創起步期信用貸款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為注冊不超過3年、尤其是不超過1年的科創小微企業提供純信用貸款服務。
五、2022年印發《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提升新市民綜合金融服務水平的指導意見》,圍繞新市民融入城鎮過程中關注的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問題,配套制定專項行動方案。2022年新市民貸款余額1389億元,保險保障金額20萬億元,覆蓋新市民520萬人次。
六、2022年安徽省銀行業保險業金融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糾紛調解組織體系實現全省覆蓋。2022年,累計受理調解案件1.75萬件,調解成功率92.54%。
七、2022年我省啟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為全省居民特別是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參保門檻低、繳費方式靈活、收益穩健多元的養老保險產品。2022年全省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等繳納養老保險3400多萬元。
八、2022年創新建設智能檢查實驗室和全省金融風險智能綜合監測系統,提升風險監測前瞻性、穿透性、全面性。改革化險穩步推進,金融風險總體保持收斂態勢。
九、2022年全國首創“蓄滯洪區農業補充保險”試點落地,助力恢復災后農業生產。聯合省財政廳等印發《關于開展蓄滯洪區農業補充保險試點工作的通知》,綜合運用蓄滯洪區政府補償和農業保險政策工具,強化特殊年景兜底保障功能,為我省農業防災減損穩定生產提供有力支持。
十、2022年積極推動我省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充分發揮定向調控作用,用足用好專項金融工具。2022年,轄內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合計投放基礎設施基金項目214個,投放金額332億元,帶動獲批社會配套貸款額度945億元,累計發放配套貸款193億元。